2021年1月20日至26日,我校皇冠welcome体育全球研究与境外实践创新班开设的“环球实践学习-澳门课程”前往澳门进行了境外交流与实地调研。此次活动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于,由于疫情,环球实践学习系列课程已有一年无法实施,而创新班的同学们既需要这样的境外经历来实现培养目标即拓展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能力,也需要相关的学分来完成创新班的结业要求。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外事处和教务处的具体指导和督催下,创新班小心谨慎而积极认真地进行了前期准备和实施过程中的防护管理,得以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本次境外活动。
前往澳门的团队由皇冠welcome体育全球研究中心的赵无名老师、孙金峰老师和18名来自皇冠welcome体育、新闻学院、理学院和商学院的同学们组成,当地对接的是澳门大学人皇冠welcome体育历史系,帮助联系和安排的是目前在澳大历史系做博士后的我校皇冠welcome体育外文系校友王雨博士(多伦多大学)。在实际不满一周的时间内,汕大的18位同学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得到了澳大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也有机会与澳大的同学们交流分享。同时由18位同学分别建立的三个项目组,开展了紧张的实地调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澳门语言景观,澳门摊贩的多样存在与变迁、澳门土生葡人文化认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组 全球化进程中的澳门语言景观
小组成员们通过对澳门的多语语言景观的观察和研究,以及探究人们对澳门的公共空间的多种语言共存的态度,追寻人们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混合的包容程度以及多语在澳门社会的地位的流动和复杂性。同学们走访了商业区、居民区、旅游区的代表区域,从各区间的语言景观异同、官方与私人标识的差异、景观制作者的动机以及读者对不同语言景观的态度等问题切入,收获颇多。
(与澳门退休协会理事长马生亲切交谈)
第二组 澳门摊贩的多样存在与变迁
此项目以澳门小吃摊档为例探索澳门在全球化影响下的生存与变迁。项目小组通过采访了解到,有的摊档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存在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有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全球化的进程而被引进并兴起;还有一些小摊早已被冲刷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哪些方面是不变的,为什么不变。为应对全球化、迎接挑战,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系列问题是该小组成员探究的关键。
(与礼记第五代继承人合照)
第三组 从澳门葡萄牙土风舞的发展看澳门土生葡人的文化认同
此项目聚焦葡萄牙土风舞这一澳门特色文化现象,小组成员在调研过程中,通过考察记录相关地点、人物采访、线上线下资料收集等方式,摸索出两个值得继续探究的方向:依据实地调查得到的宝贵资料与网络收集的少量文献,可以从全球化视角(主要表现为克里奥化)来看葡萄牙土风舞蹈在澳门的转型;以及从土生葡人对土风舞的认识、态度、学习、传播等行为中分析土生葡人透过这一来自异域的文化,在澳门的身份建构可能。
(参与式体验土风舞)
以上的交流和实践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六天,但同学们都觉得收获良多、感触良多。有的同学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经过不懈努力,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熟练应对,发现成长竟然可以这么快的发生。而在调研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与艰辛,在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鼓励下得到逾越。有的小组成员来自四个不同的专业,由于学科之间知识背景的不同、个人表达方式的不一,在讨论中出现分歧甚至是争吵,成为常态,而思想火花的碰撞让她们迅速成长,学到了彼此的优点,反观自己的不足。有的同学特别提到,这样的课程安排在思维能力上也有很大促进,思路打开了,也更有系统性了。同学们表示这样的课程使她们从课堂走出去,在实践中学习,也带她们从汕大走向世界。
2021的春季学期,同学们将完成课程的下一个环节,即在校内的课堂上,共同探讨如何对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理论框架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完成项目成果并与创新班成员进行分享。
我校皇冠welcome体育创新班的同学们在2020年第一次和今年这次前往澳门大学历史系进行学习交流中表现出的认真探究的态度、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情怀、流畅的英语表达和多文化交流能力和对相关前沿性学术领域的了解给澳门大学的老师们留下深刻印象,得到了赞赏,为今后继续此类交流合作打下了更好的基础。
本次境外实践学习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特此致谢!
(与澳大师生的座谈交流)
(澳大历史系杨斌教授讲座)
(调研完成的进展汇报后与澳门大学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