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第十七届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青年学者论坛在汕头大学举行。来自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等五十多所高校的一百六十余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黎志敏教授、副会长刘岩教授、常务理事蒲若茜教授、南京大学方红教授等近十名知名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以外国文学中的疾病书写、伦理叙事、文化记忆、数字人文、文学地图学、国别与区域研究等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新热点为主题,深入探讨外国文学研究新思潮、新趋势。
因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本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分为开幕式、主旨发言、分论坛讨论、专家点评、自由讨论、分论坛综合汇报和闭幕总结等环节,以“来年相聚汕头”的美好期盼圆满收官。
3日上午,皇冠welcome体育外文系主任谌华玉副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皇冠welcome体育院长毛思慧教授致欢迎辞。毛院长感谢多方鼎力支持,并介绍了汕头大学和皇冠welcome体育的办学特色、目标和发展成果,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打造优质平台,助力青年成长为外国文学的研究和发展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黎志敏教授介绍了青年论坛“切磋学术、提高水平、交流感情、传承精神”的创办主旨。黎会长提醒青年学者,应充分认识学术研究的文化价值,认识到逻辑理性是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要更加重视学术研究的过程,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的现代文化素养,为我国的繁荣昌盛奠立坚实的现代文化基础。
论坛特邀了五位专家做主旨演讲。暨南大学蒲若茜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共同体书写”。蒲教授对不同年代的美国华裔共同体书写作了系统的总结归纳,提出新时代共同体书写的创造性理论建构,并强调“共同体”研究与建设在当下的重要性。
南京大学方红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关注之爱与生命内在价值:绿色成长小说的文化隐喻”。她引入了“主体性回声”这一概念,探析了两部经典成长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自然环境、自然体验对青少年主体性的影响。
汕头大学王绪鼎教授的演讲探讨了爱丽丝·门罗《恨意、友谊、追求、爱情和婚姻》中的多重叙事,论述小说集如何通过不同叙事手法颠覆传统叙事时间安排,并结合异质空间(Heterotopia)理论进一步分析其丰富多彩的空间叙事结构。
汕头大学袁广涛博士的演讲分析了谢默斯·希尼的圣礼诗学,重点讨论了希尼与天主教文化之间的关系,希尼诗歌中的圣礼意象和隐喻,圣礼与身体的关系,以及诗人借助神恩表现诗歌的本体属性,展示了诗人对天主教文化的重新思考与反思批判。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刘岩针对“地方的文学表征和身份构建”做了梳理和分析。刘教授介绍了“地方”在外国文学中的表征及意义,引入了文化地理学的相关术语和理论,并以美国西部为例详细论述了地理空间与人类实践以及文学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刘教授指出,关注文本中有关地方的书写策略,能够发现文学形式和文学意义得以生产的过程,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人与地方之间的身份同构关系。
3日下午,十个分论坛分别在线上线下进行。线上分论坛包括疾病书写、生态人文、伦理叙事、国别与区域研究、译介研究等九大主题,分别由来自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的二十余位专家教授主持和评议。线下分论坛于汕头大学图书馆一楼开展,主题涵盖叙事学、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泰国佛教民俗等。
分论坛发言完毕后,各个分论坛的主持人、评议人回到主论坛分别进行线上或现场总结汇报。评议环节由汕头大学刘劲飞博士主持。汇报过程中,分论坛评议专家们针对“跨学科”和“重回经典”进行了讨论,肯定青年学者探索新领域的努力,同时提醒学者们提高跨学科意识,切勿忘记文学文本分析本身。同时,专家们提到青年学者中普遍存在研究对象不明确、不够重视研究方法等问题。
分论坛汇报结束后,论坛进入闭幕环节。皇冠welcome体育外文系主任谌华玉副教授代表承办方对论坛进行了总结。谌主任强调了文学作为“人学”的社会功能,能帮助我们了解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个人与世界的多重关系,文学书写与文学研究对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不可或缺。
黎志敏会长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指出学术活动一方面是心血付出,另一方面是精神享受和自我提升。他鼓励中坚力量和青年一代的薪火相传,并呼吁全体学者以持之以恒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身的力量。
最后,本次论坛以毛思慧院长“打造优质平台,助力青年成长,本次论坛只是开始,各位青年学者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必有惊喜”的美好祝愿圆满结束。